「有了知,才懂知」
「有了知識的基礎,才懂得知識的學問」
在所上聽了Olson教授的演講,在T大參與了研討會
更加深了我上研究所以來所有的「感覺」...
「學問永無止境。在學習獲得新知的過程中,越能體會自己的無知,越懂得自己的渺小,也因此更要謙遜的去學習。」
說實話,在這個禮拜所聽的演講中,能真正百分之百聽懂的,一場也沒有,有聽懂四成就要偷笑了,要不是有講義的輔助,甚至連一成都不到。對於只有這樣程度的自己,有慚愧亦有不滿。
看到博士班的學長姊,能夠聽的這麼深入,並且提出問題,以非本國語流利的溝通,令人憧憬與羨慕。不拿研一新生當藉口,我知道這是我該加強的地方,更加廣泛閱讀,更加強自己的語文能力。
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就不會因害怕自己的問題過於愚蠢而不敢提問。
有了一定的語言能力,就不會因有問題想發問卻無法順利表達的情形發生。
現在二十出頭,還年輕有本錢,又是全職的學生,沒有家庭、工作的壓力,是可以衝刺的好機會。
多參與研討會、多聽演講,可以了解現在的趨勢,也可以了解先進前輩們,都是問什麼樣的問題,進而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產生,切入點為何?去體會嘗試各種不同的思考方向,學習並且讓自己嘗試去問問題。
多閱讀文獻,了解學科領域中的發展,便且訓練語言寫作能力。這陣子,我深刻的體會到,就算會聽、會說英文,但要寫出英文的學術文獻,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外國人的表達方法、領域中的專有名詞,都是需要去學習的,這些可以在學術期刊文獻中所獲得協助。同時,看的越多懂的也就越多,懂得越多寫出來的文獻內容,自然就會有深度。如此所寫出來的文獻,有內容、有深度,也有文法、有架構,指導教授也不會修改的太累,當教授不用花大把時間幫你修改文稿時,便有更多的時間把精華教授給你,你便會獲得更多。
把握機會,衝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