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期間有老師曾說過,從文章的參考資料可以初步看出作者對於此篇是否嚴謹,基本 的參考資料都錯誤百出,文章內容也不太會「嚴謹」,由此可知在撰寫文章時,「引用」的正確性非常的重要。蔡老師在演講中所提到的,是在引用文獻分析中所發 現到的問題,也是未來在撰寫論文時需要注意的幾個項目。
《自我引用》在引用文獻分析中常發現的一點,作者藉由大量自我引用來膨脹被引次數,自我引用又有分「同時自我引用」和「歷時自我引用」,兩者相比,歷時自我引用較難計算,要藉由資料庫的的所記錄的次數來計算,而資料庫所收錄的文章數也影響了兩者的數值的正確性。
但自我引用並非完全不好,研究是連續性的,有時會需要前次研究的數據,適度的自我引用,也能幫助讀者更了解研究的內容。
《引用錯誤》在作者列出引用的資料時,可能會忽略掉引用格式或資料內容的正確性,而造成引用錯誤。
《引用均等》每一個引用皆有同等的重要性,引用的次數顯示出其重要性,有些引用可能只是因為作者的聲望高才被引用,引用是要將對自身文章有影響的文章列出,使得研究更為完整,更有價值。
《二次引用》作者要引用早期的作品,但並沒有真正參考原始資料,而將引用書目資料列為自己的參考書目,又由於抄錄的作品資料是錯誤的,導致後續多篇文章也跟著錯。參考的資料要親自看過,認為參考資料對於本身文章內容有相關影響或引為佐證,才能列為參考引用。
書目計量學主要三大定律和引用文獻分析所形成,不只是探討文獻的量,也探討文獻的品質,兩者相互配合,才能得到1+1>2的成果。
藉由這次的演講,加深了書目計量學印象,雖然了解的還不深,對於未來論文的撰寫也有很大助益。
轉貼自http://www.wretch.cc/blog/myym3333/210595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