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04~101005 資訊組織研究之未來發展國際研討會 699150153丘麗嬌 其實在剛開始看到「資訊組織」這個專有名詞的時候很難進入狀況,因為我無法想像資訊為什麼要組織?然後要如何組織?雖然事前看了些文獻但還是懵懵懂懂的,親自到會場感受氣氛吸取知識後才漸漸的整理出自己對「資訊組織」這個名詞的想法。 原來「資訊組織」主要的目的是要對資訊進行「加值」的動作,因為使用者需要檢索各式各樣的大量資訊,所以資訊需加以「加值」後,才能提供使用者方便的檢索,辨識有哪些存在的資訊資源、提供有用的檢索點,例如人名、題名、標題、資訊資源的位置或獲得該資源的方法,所以圖書館才希望透過對資料適當的描述,以協助資料有效的檢索與傳播。而近十年網路技術的改善、硬體的儲存能力大增、軟體的使用介面多樣化等因素,圖書館為尋求更好的媒體形式來儲存、顯示知識,各種資料的metadata 就是為了因應現代資料處理的潮流而興起。由於過去的資訊組織方法已經無法滿足讀者主題瀏覽的需求,所以在這場研討會上我們探討的就是如何改良技術使目錄介面能夠更彈性、視覺化的呈現,才能提供給使用者需要的資訊。「資訊組織」雖有其一定的格式,以利未來資源的交換、分享與管理,但仍可因應讀者需求與科技的進步做更彈性的變更,例如從FRBR演進到FRBR(Object-Oriented)的技術等,這些新技術的演進發揮了圖書館中各項資訊的最大利用,加惠給更多廣大使用者。 而在資訊組織的議題裡最常被拿來討論的就是category,因為要從龐大的資料中如何善用category的技術讓使用者能方便檢索到所需的資料是一標的性的探討議題,特別是東方人用的「五行八卦」最讓我直呼有趣,就是用金、木、水、火、土五個元素為分類項目,然後把待分類的項目分進去,例如職業、顏色、方位、姓氏等,但是這些分類是依據什麼樣的規則分進去的,老實說我還是有看沒有懂,如果過客們對於這個議題有研究的話請不吝嗇和我分享這方面的趣事。
轉貼自http://www.wretch.cc/blog/lichiaochiu/2100979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