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號的兩場主題分別為『From FRBR to FRBRoo Through CIDOC CRM:A Common Ontology For 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on』以及『The Library, The Catalog, and The Future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Research』。兩個主題對我來說都是相當陌生的,兩個主題都是以英文演講的方式,所以在研討會的過程中更須聚精會神的聆聽教授所講的每個部分,配合當天所發的輔助投影片紙本,才使得我對於當天的演講內容有稍稍的了解。
兩場的演講內容都相當的精采,討論主題也是之前從未接觸過的全新內容,其中對於第二個主題『The Library, The Catalog, and The Future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Research』比較印象深刻。從剛開始接觸圖資,資訊組織在大學生涯中一直就是最重要而且也最基本的知識,不但是個好用的工具,同時也是身為圖資人所必須具備最基本的能力。以前所學到的資訊組織,從分類號、排序、分類法、一直到分類編目經過了這麼多年的使用及規劃,已經有相當的權威性,但是隨著網路世界的蓬勃發展,各圖書館之間漸漸走向網路無界限的方向去發展,編目的方式也會隨著世界的潮流來做個改變,本次演講主題就是針對編目在未來所必須或可能要做的改變及方向來做研究及探討。這次演講中並不是全然否定掉過去的編目方式,畢竟過去的編目方式也是有一定的準則,才能夠使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只是我們要思考的是,在過去的編目過程中,是否在有些地方浪費的過多的人力或資源,這才是我們要探討的,承襲著過去所累積下來的經驗,配合著越來越發達的網路技術,使編目技術在不久的未來能夠發展到更好的境界。以前還在學校實習的時候,本身就是參與編目的工作,對於編目的內容還算了解,所以在這次的演講中帶入自己過去的實務經驗,更加的能夠了解到目前所使用的編目方式遇到的狀況,可惜的是本身英文不算好,在聽講方面還是很吃力,是這次本次演講中稍微遺憾的地方。
轉貼自http://seminarntnu99.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