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到現在已經參加了許多研討會,也聽了很多大人物的演講,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穫。雖然也有聽不懂而感到挫折的時候,但我想這也是一種獲得。
這一次的研討會,是圖書館界學會一年一度的盛會,其中簡立峰博士的一番演說和各個圖資界前輩的論文發表,對我又是不同的啟發,分享如下:
未來十年的網路趨勢:Google的許多作法一向是站在趨勢最前端,由身為Google台灣區總經理的簡博士為大家分析與介紹網路的新趨勢是最適合不過。簡博士指出:
- 因為雲端科技技術的成熟,下一代人將不再具有“儲存體”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帳號”概念。
- 科技裝置不再具有差異,只差在銀幕大小、有無鍵盤,因為它們都需要上網尋求網路上的服務。
- “創作”的觀念改變。閱讀的模式改變。
下一個十年,我已經是所謂的“中生代”,我具有“儲存體”的概念,但必須以“帳號”概念取而代之;在我心目中,總還是認為電腦、手機有所不同,但我也可以使用一隻手機做所有的工作;我習慣在網路資料庫找資料,我能接受電子書,但我最愛的還是實實在在的紙本圖書。
我不是新生代,處於網路科技發展迅速的年代,我只能不斷改變自己以適應這個由不得我而快速旋轉的世界。
這讓我想到圖書館,也就是這幾年的事。一開始大家還在讚訟圖書館的優良傳統與服務,並批評搜尋引擎的不精確與不專業。但看透局勢後,圖書館開始與各種網路科技合作,並期待在這中間擦出更多不一樣的火花。這決不是圖書館界沒有把持住自己的原則,這是時勢所趨,更是要繼續茁壯必須的功課。
優秀的論文、優良的典範:圖資界前輩的論文發表,讓我再次眼界大開,除了驚訝於圖資研究領域的廣泛之外,更被每一位前輩在研究過程中所投入的心力與專注所感動。今天只是短短的幾分鐘分享報告,卻是他們3年,甚至5年的研究成果。最後應老師要求給我們的建議,我覺得對即將面臨論文寫作的我們是很好的提醒與鼓勵。對於自己的論文,雖然不希望時間那麼長,但期勉自己在用心度與品質的呈現上也不能打折。做個對自己負責的研究者吧!我在心裡這麼說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