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討論

請各位每週發表聽講心得,並將演講名稱以及姓名加入標籤。

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

12/14專題討論課題講座-政府機關電子檔案管理by寂絹

演講者:許芳銘教授

檔案局自2002年成立後,就陸陸續續看著許多位原本在圖館界服務的學姐商調過去,當時心想那邊職缺高,誘因自然較大,且由唸圖資出身的人負責檔案管理是一件最自然不過的事了,當時期望圖資的影響力可以透過她們發光發熱,只是聽完許教授說明檔案局與國史館間的糾葛後,才發現二者在組織位階上的複雜關係,且看著這幾年的發展,心裡頭的期望不免稍稍落空了一下。

以前在圖書館服務時,需要處理的公文數量有限,轉任到註冊組後,每天面對一堆公文,才深覺公文電子檔案管理的重要性,也因而對公文電子檔案管理的檔案類號感到疑惑,總覺得它只是一些無意義的數字。聽完許老師的說明,才知道Item在檔案用語稱為案件,file則稱為案卷,檔案分類表也不是如此僵化不變,它是可以增修的,而各公務機關的檔管人員亦有責任提供一套修訂的機制,讓各單位建立一套合用的檔案分類表來管理電子檔案。所幸電子公文系統可提供關鍵字檢索功能,公文檔案調卷時亦不可能用瀏覽的方式,因此即使檔號的分類過於粗略,亦不致於影響檢索結果。

最後提到電子檔案管理的注意事項,負責維護及管理全校學籍檔案的註冊組,身負學籍檔案須永久保存的責任,對於此議題理應要有更多的關注。記得今年年初因應行政大樓的搬遷作業,於整理學籍檔案時,赫然發現日據時代的退學生學籍資料並未回溯建檔,當時一邊請學生進行回溯建檔作業,一邊看著那些發黃又偶有破損的紙本學籍表,一個個英俊挺拔的青澀照片,算算年紀,現在如果仍在世,已都是近百甚至逾百的長者。心想一百年後,甚至更久以後,當他們的後代子孫前來調閱資料時,希望它們仍能完好如昔日,畢竟電子檔案管理得再好,也不如紙本來得真實感及有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