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是叢林」
公文(前端) → 檔案 →典藏(後端)
Records items files document 我們習慣攪和著這些字,對這些字義模糊,也用來表達我們的模糊,用模糊的字表達模糊的義等於亂七八糟
document歸檔後成了Records,而有價值的紀錄為Archive (此為典藏的概念)
我國檔案的定義:依管理程序而歸檔管理之文件與文字資料。
而 何謂 電子檔案 ? 即:歸檔之後,在檔案管理單位稱之。基本上電子檔案管理原則包含:完整性 真實性 可及性。
相較於圖資,檔案學對資訊組織較弱,對內容分析較強。
檔案管理很複雜,其目的是「如何將資源有效管理與保存典藏,並讓取用更便利吧」
但過程中間,光是"保存"就有很多要注意。要使用什麼媒體? 要使用什麼格式? 要怎樣的保存環境? 解析度多大?......
會中發現,即便是數位化的時代,紙張仍有其重要。紙張可以放得久、而科技載體日新月異更替速度快。許多人還是會用紙張備份重要文件。圖資領域的資訊組織主題分析等概念,在檔案管理也看得到其影子;但因為所管理的東西其性質有所不同,故有異。但其實可以互相參考,截長補短共同合作。
可能我們都有紙張與電子的經驗,現處於紙本與電子的交鋒期,有人說以後是不是會沒有紙(無紙世界)。現在不會沒有紙,是因為我們無法完全擺脫使用紙張的習慣;而未來好幾代後的人,可能反而因較少接觸紙而較習慣電子,然後漸漸地淘汰紙本。也許現在裝著過去與現在經驗的我們去爭吵未來,或許沒那麼準確,不過卻也能給現在的我們帶來一些發想或點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