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聽了學長姊海外研習成果報告,一共有四組分別為
(1)馬來組-居巒中華中學
(2)泰國組-劍華高中
(3)馬來組-檳華女中
(4)美國組-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
對於這四組,我想分成兩部分來講,馬來泰國為第一部分,美國組為另一部分。同時提出一些疑問。
第一部分-馬來泰國組
這次去馬來泰國組的,性質類似圖書館服務隊,主要以協助圖書館的自動化建置,以及圖書館的推廣和利用教育。從簡報中,我們不難看出在這些需要幫助的地方,大多有心想要推廣圖書館卻缺乏經驗、人力、經費等資源。這也是要出隊到那邊去服務與教育的原因。
第二部分-美國組
而此次到美國的學長姊,主要是去取經,與馬來泰國組的性質不一樣,在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裡,對於數位典藏方面進行經驗的學習與深度的拓展,也參加了ALA年度盛會,目睹了國際級研討會的同時體驗了與領域中核心的大老們同聚一堂的感覺,實在是不錯的經驗。
然而,就以上兩部分而言不難看出,台灣圖資領域的發展,似乎是領先於東南亞,但還是落後於美國的。我們到國外取經,充實自己,然後再到東南亞服務,感覺就好像是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還有未發開國家的感覺。如此便讓我有了疑問,我們台灣圖資領域,有沒有贏別人的地方?有沒有值得別人來我們這裡取經的地方?
圖書館學的創立,是十九世紀時,從西方傳過來的,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的結合,同樣也是1965年,從西方開始的出現的。或許知識學科的發展,與國家的興盛有關,一個富裕的國家,以及國家的方向與支持,對於知識領域的發展會有一定程度以上的影響。但不認為台灣在圖資的領域會因此輸給他們,或許我書念的不夠多,還不太應清楚就圖資領域中贏美國的地方贏在哪裡?但我們有辦法成為半導體、IC晶片大國,有辦法在很短的時間內破解一大堆有的沒的影片、軟體等等的,如此聰明,何以會輸給西方國家?我們該怎麼做,才會讓西方國家到我們這取經呢???
書念的不夠多,很多東西也只是在有限腦容量下的疑問,有錯誤的訊息或答案,還請多多指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