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討論

請各位每週發表聽講心得,並將演講名稱以及姓名加入標籤。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圖資所學生海外研習成果報告by亞寧

雖然未能當面聽見四位碩班同學的報告,但仔細研讀其海外研習的部落格內容後,可進一步發現美國、馬來西亞、與泰北等相關單位的研習工作與內容後,概分為下列幾點說明:

1. 數位文化的落差
美國是一個先進的國家,在各學科領域皆有其特殊見解與獨步全球之處,尤其在教育方面,可從UWM研習個案看出,其教學方式與環境的不同,ICTs設備固然重要,但是人員素質與能力才是重點。兩者兼具,必能事半功倍(如:UWM),反之,即使引進最新的ICTs,若無適當的人才,仍然無法克服數位落差的問題(如:馬來西亞的圖書館自動化個案),畢竟「科技始終來自人性」。

2. 傳統知能與知識的必要性
為因應當時的現實情況,某些圖資知識的應用方法必須能夠適時的調整與應變,以符合在地化需求。從馬來西亞與泰北的個案中,我們可以發現,在較不先進的ICTs環境下,海外實習的同學必須在校汲取各種不同的實例,無論先進或傳統,屆時才能因應不同的需求與調整,提出可行的行動方案。

3. 職場與教育間的結合
在地化研習與課堂學習之間原本就存有差異,如何將理論化為適當且實用的實務作業規範與案例,則是研習工作可以加以實際落實與驗證,以修正自己所學的方向。同時,也可以進而發現自己所擅長或缺乏的知識與能力。

4. 文化邏輯的洗禮
不同國家會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與特性,因而也反應在各方面。從海外研習個案中,可以發現類似問題的思考與解決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同時也在台灣習以為常的方式互有異同。如何發現差異,進而找出優勢與相互學習,對未來在看待事情與處理問題會有極大的助益,同時也可以擴展原本的視野。

建議:

也許未來的海外研習機會,除了提示研習工作所需的圖資專業知能外,可以先行了解研習單位的文化與ICTs環境,同時由同學自行設定預計完成的目標項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