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所上主辦「2010圖書資訊學蛻變與創新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Transformation & Innovation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議程共包含了6場演講及2場論壇。此次會議收獲甚多,可分為下列幾點說明:
1. 數位圖書館後的下一波趨勢
包括了複合式(hybrid libraries)、個人化(personalized)、機構化(institutional)參與式(participatory),同時也注重時間(temporal)與空間(spatial)上的擴展。此外,整合(integration)與鏈結(link)等議題也值得注意。
包括了複合式(hybrid libraries)、個人化(personalized)、機構化(institutional)參與式(participatory),同時也注重時間(temporal)與空間(spatial)上的擴展。此外,整合(integration)與鏈結(link)等議題也值得注意。
2. 數位長期保存的不確定性
鑑於ICTs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數位資訊的長期保存異於以往實體媒體資訊的保存,引發了變動性與過時(obsolescence)等問題,同時數位長期保存面對的議題極廣,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有待進一步觀察與探討。
鑑於ICTs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數位資訊的長期保存異於以往實體媒體資訊的保存,引發了變動性與過時(obsolescence)等問題,同時數位長期保存面對的議題極廣,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有待進一步觀察與探討。
3. 數位資訊的變動與組合(bound vs. unbound,package vs. unpackage)
無論是原生數位(born digital)或是數位再製(digitization),數位資訊除了具備極大的變動性外,另一層面的議題在於容易再組合。此一議題除了引起資訊的識別(identification)、版本(version)、智財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s)等問題外,同時伴隨著Web 2.0的混搭(remix)精神,資訊的重新定位(repurpose)與再利用(reuse)對圖資界而言,將是一大挑戰。
無論是原生數位(born digital)或是數位再製(digitization),數位資訊除了具備極大的變動性外,另一層面的議題在於容易再組合。此一議題除了引起資訊的識別(identification)、版本(version)、智財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s)等問題外,同時伴隨著Web 2.0的混搭(remix)精神,資訊的重新定位(repurpose)與再利用(reuse)對圖資界而言,將是一大挑戰。
4. 亞洲國家的圖資研究發展
國家包括了印度、大陸、香港、新加坡、日本與台灣等,分析了每個國家的研究重點與領域主題,同時也發現許多期刊文獻作者會將國家加入描述詞(descriptor)之中,及其他非圖資領域的學者也投稿至LIS期刊,包括電腦科學、資訊系統與管理等。
國家包括了印度、大陸、香港、新加坡、日本與台灣等,分析了每個國家的研究重點與領域主題,同時也發現許多期刊文獻作者會將國家加入描述詞(descriptor)之中,及其他非圖資領域的學者也投稿至LIS期刊,包括電腦科學、資訊系統與管理等。
5. iSchool
Dr. Harry Bruce指出了iSchool指出了多元化(diversity)是其最大特色之一,最大威脅在於太狹窄與太空泛,前者指在某一主觀情形下,排除了其他觀點或聲音,後者則是過抽象,無法具體呈現其意義。另外,Dr. Shigeo Sugimoto也從日本的圖資發展歷程及參與數位圖書館計畫中,提出了iSchool另一種見解:Technology×Content×User(iSchool強調People、Technology、Information),他認為技術、內容與使用者必須同時存在,整體觀之,如此才能彰顯iSchool的特色。
Dr. Harry Bruce指出了iSchool指出了多元化(diversity)是其最大特色之一,最大威脅在於太狹窄與太空泛,前者指在某一主觀情形下,排除了其他觀點或聲音,後者則是過抽象,無法具體呈現其意義。另外,Dr. Shigeo Sugimoto也從日本的圖資發展歷程及參與數位圖書館計畫中,提出了iSchool另一種見解:Technology×Content×User(iSchool強調People、Technology、Information),他認為技術、內容與使用者必須同時存在,整體觀之,如此才能彰顯iSchool的特色。
6. 論壇
最後一場論壇十分精彩,其中業界對LIS具體建言反映在徵人的條件,包括出版行銷上如何掌握使用者的需求與行為,以及網路的資訊品質等。
最後一場論壇十分精彩,其中業界對LIS具體建言反映在徵人的條件,包括出版行銷上如何掌握使用者的需求與行為,以及網路的資訊品質等。
7. 其他
無論是Technology、Information或是People,皆是瞬息萬變,除了需要跨學科的協同合作外,如何導入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適時因應這變化則是需要進一步探討。
以往圖資界深受科技技術的影響,如今隨著資訊網路化、數位化、行動化與Web 2.0化,而使用者也變成所謂的Google世代。技術、資訊與使用者全部皆在變動,且相互交錯影響,未來無論是圖資界的研究者或專業人員,如何從過去與現在的傳統與經驗中,尋求過去與現在的傳承,乃至於從現在擴展未來則是未來必須深入了解與研究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