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資訊行為 主講:葉老師
葉老師主要是跟我們分享日常生活中的資訊行為幾個面向的思考。說起資訊行為內涵,我們挖出那些書上告訴我們的標準答案「情境、需求、尋求、使用」,很標準,但是真的對的答案嗎? 葉老師丟出一個思考點,我們的認知造成資訊行為的危機。
國外研究多半著重於”管道”,且混亂著data和informatiom,沒有搞清楚被研究對象對於”資訊”的定義;而圖騰的意義與object間的認知也攪和再一起;這些不清的認知倒在一起,自然也就難以辨別這一團混亂的真義,然後也許我們也不知道手上這一坨是一團混亂。
在我和你和其他的互動下,那些路人甲的話有時默默地在你心裡侵占一個位子;相信著他們的經驗,相信著他們的想法,絕對並非否定他們,只是應該想想,原來那些素昧平生的人他們對自己是有影響力的,同時身為別人的路人也在影響著某某某。
什麼是日常生活的特色,有人說沒有特色就是日常生活的特色,我覺得日常生活的特色在於例行公事加一些不能控制但卻能容忍或承受的小意外。刷牙洗臉吃早餐上課吃午餐……公車慢了2分,買東西多找了錢等,這些事組合了每個一天,而這每個一天在相似度很高的情況下構成日常生活。
最後提到消費的社會,有時消費的動機就是”頌”,有的人則習慣在腦裡精打細算一番;是way of life還是master of life……
轉貼自http://zxcv418.pixnet.net/blog/post/208948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