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討論

請各位每週發表聽講心得,並將演講名稱以及姓名加入標籤。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數位學習及網路教學方法設計 by 淇龍

低學業成就的救贖者

第一次聽到「低學業成就的學生」這個名稱。無論是在排名落後的大學,或者名列前茅的學校,其實都有此類型的學生。蔡家文教授對於自身環境的敏銳觀察,從教學過程中,體認學習意願與動機,影響著學習成效與互動。雖然,蔡教授以「學生個人特性」來說明低學業成就的學生,並試圖尋找解決之道,儼如教學上的救贖者。令自己好奇的事,是否也可以將社會認可的頂尖大學中,班級中低學業成就的學生進行分析。此分法是以學業成績來進行實驗,猜想結果若可呈現出成績低落之原因,則可對教師在教學與教材的方法與設計,提供有效的建議,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現今,數位學習與網路教學多受大專院校大力推行,若讓學生能適應與接受此教學模式,教師則需思索教材內容與課程,如何設計與安排。對教師而言,是一項挑戰與學習的歷程;對學生而言,則是體驗新的知識接受方式。但需要思考「何種教學模式」,對於學生的吸收效果最佳。畢竟,學生個人本質不同,所接受與吸收的程度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回歸教學本質與目的,無論是數位學習或者面授教學,都能帶給學生最好的學習成效。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淺探數位學習內容分析與行為分析 by 淇龍

內容與行為間的演繹關係

數位學習近年來研究與實施,日趨成熟與廣泛。學習介面、學習內容、師生互動模式、教學法應用與行為分析等研究,讓數位學習議題有效地落實在學習目標與教學成果中。侯惠澤教授從態度與認知層面,分析數位學習內容,來瞭解行為一致性與社會互動行為,以求診斷學習困難與行為模式之間的關係。就個人認知而言,數位學習需要高度自我學習力,或者相關激勵政策,來鼓勵學習者,進行數位教學與學習。在數位教材內容上,需因應媒介使用的不同,而設計符合媒介特性的教材,如影音。更令我覺得困難的是,學習者個人特質的差異,讓教學者規畫數位教材時,著實遇到相當大的挑戰。因此,透過侯教授的演說,研究數位學習的內容與行為分析,可深知教與學之間的關係,應用與使用之間的互動,行為與內容之間的演繹,讓自己對數位學習多了一份好奇與興趣。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An Approach to make meaning by 淇龍

自然情境下的「凱利方格法」

詞彙建構於不同情境,產生的語意與感受,皆因人而異。人之所以有趣,事情之所以可以被討論,「瞭解」佔有一席之地。楊教授長年研究凱利方格法,來透析每個人對事物認知的相對概念,認為還原事實的真相,不涉入受測者的思維,可讓研究結果參考價值提升,這也是此方法優於李克特量表之因素之一。

相對之下,要維持受測者進入情境思維,不被其他外力所干擾,引導技巧實為重要。如何讓受測者在最自然情境下,完成測試與實驗,對研究設計者是一個嚴峻考驗。其實,現今多數研究仍以李克特量表為主要的研究設計或工具,我想可能其概念與操作,對於剛入門的研究者,較為容易上手。若能將一項研究,採用這兩種方法進行施測,取其結果比較,相信此研究分析應會相當有趣,且具探討性。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FRBR家族的第三個成員:FRSAD/陳和琴教授主講 by 于第

還好這學期剛好在修昭珍老師的「資訊組織」,不然可能都搞不清處陳老師在講些什麼。由於這學期剛好看了一些資料,再聽陳老師的演講真的有feel多了。
其實圖資界的新發展其實也不少,就以FRBR來說,自1998年提出後也超過10年了,然而這個議題雖然得到圖書館界的重視,但回歸到實務面時,大家又都怯步了,畢竟”觀望”在圖書館界應算是一個極普遍的態度。以一個過來人來說,由於經費及人力有限,除非是具指標性的大館,應該沒有圖書館願意去投資在這些新概念的實踐,通常都是要等成功的案例出現了,才會有所動作。
話雖如此,本人還是相當支持各種新的發想與發明,唯有不斷的研發新東西,圖書館的服務才會有所進步。

跨學科知識與擴散交流/黃元鶴教授主講 by 于第

黃老師的背景真的相當多元,有圖資、有資管、有企管,且曾經擔任過圖書館館長及資管系的老師。
由於這些多元的知識背景及工作經驗,使黃老師的研究領域也就更開闊與更多面向,相當羨慕黃老師能夠有機會做一些非常新鮮與跨領域的研究。當然也就是因為具備許多的學科領域知識,黃老師個人似乎也會面臨選擇性太多、興趣太廣泛而不確定其主要研究方向。
以上也引發本人思考,研究方向的取決似乎還是要回歸原點,到底自己的興趣為何?本人也經常不斷的問自己,到底自己最有興趣的問題是什麼?

布萊德福與洛卡定律於Wiki網站計量分析之應用 by 淇龍

「隱性」的付出者走向「顯性」的貢獻者─
教資或圖資界的「棒球」奇蹟


「台灣棒球維基館」從草創時期,到現今1億多的流量,讓人見證網路的無遠弗屆,使用者的傳播力與影響力,支撐著網站的成敗。但除了使用者,內容建置的規範與品質,各項經費的支援與網站構想的呈現,則是最基層且最為重要的關鍵點。藉由台灣的國球─「棒球」,來吸引與號召同好來參與協同合作,也開啟教資或圖資的能見度與學術影響力。因此,我們可以思考從使用者興趣來耕耘圖資的版圖,讓圖資的研究可以與使用者接上線,讓自己不再是隱性的付出者,而是顯性的貢獻者。

透過林教授與學生共同經營多年的Wiki網站,以計量分析來觀察與研究使用者的趨勢、動態與內容分布。研究發現與結果,可以提供台灣棒球維基館的未來走向。思考如何再尋求新刺激,來策動新革命,讓台灣棒球維基館可以永續經營,教資與圖資的知識價值永存。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FRBR家庭的第三個成員─FRSAD

「新、多、快」的資訊組織

陳教授透過國際編目趨勢的現況,說出國內目前研究資訊組織,與跟上國際腳步的實務執行,所面臨的窘境。資訊組織的架構、metadata或者規則,一直適應著環境變遷,而持續修訂與更新。環顧國內圖書館對於編目範疇,仍停留於MARC階段。原因除了討論中所提及:領導者重視程度、編目專業者業績壓力、新生代興趣缺缺等因素,再加上自動化廠商對於國內市場,似乎無心投注更多經費,來改善自動化系統,以面對電子資源的世代。

新的詮釋資料、新的編目規則、新的資料格式與新的分類架構等協助使用者找尋資料,但太多的想法與物件,卻常讓人無所適從。「整合、合作與統一」是現在大家尋求的模式與共識,但似乎起頭者或帶領者,興趣又缺缺。只是空泛在研究結果中,強調以上發展是未來趨勢,事後,仍是單獨進行。試想想多元文化對於知識衝擊造成很大影響,也讓個體的重要性強化。事在人為,人也和詮釋資料一樣,若要詳細串連其中關係,實為高深且難以盡善盡美。希望,台灣也能有像IFLA、LC等龍頭單位,來帶領國內資訊組織邁向國際,接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