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討論

請各位每週發表聽講心得,並將演講名稱以及姓名加入標籤。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2010-10-26 資訊行為 by 麗婷

2010-10-26 主題:資訊行為 演講者:葉乃靜老師
平常的資訊行為都說得比較專業的,今天是對於日常生活的行為,比較貼近我們一般的使用模式,也讓我們比較快的進入狀況,而且今天演講老師很活潑,讓整場演講一直都很開心的進行,就像聊天班的輕鬆。
老師主要是以日常生活中的資訊行為說幾個不同的想法與我們分享,一般的資訊型為大多都是依「情境、需求、尋求、使用」這四項為標準,但每個人的資訊行為都會依此嗎?!這也是老師提出來的問題,今天老師不單分享她的研究的過程與成果也提出很多問題讓我們去思考。
通常「日常生活」意指就是規律,而這種規律的日常生活是否可控制或是被控制,這其實就只是規律,日常生活是無常的。但日常生活中的行為都是從小依「經驗」累積出來的,所以經驗都是已經假定好的,對於生活流程都有固定的邏輯了,因此老師將生活中的資訊行為分為例行與例外,「例行」是一再重覆的所以不被受注重,然而人們很注重「例外」這種出奇不意的驚喜,像過節、過生日之類,雖說次數不多,但它可以讓人開心、快樂與擁有更久的回憶及懷念,所以被人們所追求。
當提及過去多以人為中心的認知觀點取向,漸漸也開始擴大注意到以社會層面的觀點來探討資訊行為這回事時,老師也介紹了一本書「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為女服務生」,讓我覺得資訊行為這領域除了一般比較上層生活模式的研究外更要注意社會底層,像書的大要一樣,會有上層就是有低階層的基本運作才會分出高低,一般的人的資訊行為都是很穩定的模式,但常被忽略的弱勢族群,一樣都有資訊需求但所能追求的資訊行為有限,這應該是之後更被注意。

11/23專題討論課題講座-資訊科技與資訊社會:本質與再生 by寂絹

演講者:吳齊殷副研究員

吳老師一開始就口出驚人之語,充滿著批判味,看得出是位十足的社會學者,也由此可以想見等會兒將會是一場精采的演講。

吳老師認為工業社會的演變本質,與現在的資訊社會演變的本質沒有什麼不同,工業社會讓人墮入到更悲慘的深淵,資訊社會亦然,哇!這種說法非常值得我們玩味。資訊科技成就了資訊社會,這些科技帶給人們的到底是方便還是不便?吳老師提出資訊科技的六個本質,第一個本質「創新」,對所有既存者而言就是一個挑戰,甚至是威脅。記得以前Nokia手機的廣告詞中有一句:「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假若此言為真,就不會有這麼多資訊科技介入資訊社會後所衍生的問題與挑戰。當我們面對並試著解決這些問題與挑戰時,可以從資訊科技與資訊社會的本質面向去思考,重新去認知資訊產品與資訊社會的生活方式,期能開啟創造性的反應與運用,也就是當資訊科技未能給資訊社會帶來良善的結果時,就要考慮磨合,讓當時設計資訊產品的好概念,能轉化出良善的結果。最後,吳老師引用了劉勰的「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一語作為結論,運用自然之道去認識資訊科技,才能讓資訊社會不斷的再生與新生。

11/16-17 2010圖書資訊學蛻變與創新國際研討會 by寂絹

所上籌備及策劃許久的國際研討會終於上場了,16日一早去福華飯店迎接貴賓至會議地點,原本有一點小緊張,因為不善社交的我,擔心自己找不到好話題跟與會貴賓交談,但他們比想像中親切許多,見到面後,之前的不安感反而消失了。我們在濛濛細雨中撐著傘,邊走邊聊的來到圖書館的國際會議廳,開始了二天豐富的資訊洗禮。

Marchionini教授的演講,讓我們重新思維數位圖書館的角色與功能,強調及鼓勵個人的貢獻與參與;Britz教授談論資訊貧窮、數位落差的議題,原本看到他的講題是Everything is ethics:Immersing ethics in the LIS curriculum,讓我好興奮,沒想到他換了講題,雖然有點失望,但聽聽南非的例子與他提出的五個道德準則,可以讓我們重新反思現今資訊掛帥的社會所衍生的數位落差議題。至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古教授所提的地域性合作的理念,我在私底下也曾與Sugimoto教授聊過,他也非常認同,但是否會成為未來國內圖資界的另一種合作模式,仍有待觀察。

第二天上午Bruce教授提出來的iSchool的願景,值得我們認真思索我們未來的目標與走向,雖然關於圖資界的未來這個議題早已吵得沸沸騰騰,但我總覺得大家應該要凝聚共識,有共同的目標才會有相同的努力方向。他這場演講留的Q&A時間太短,原本想發問的我只好作罷。下午有幸能接送Bruce教授回飯店,因擔心他的膝蓋不適合再走一趟15分鐘的路程,所以搭乘計程車,而我也正好有機會將心中的疑慮就教於他,我認為在iSchool的願景中應加入一些社會責任的元素,同時請教他傳統圖書館的價值與iSchool的價值該如何取得一個平衡點,無奈時間太短暫,僅能稍微聽一下他的想法,希望下回還有機會能與風度翩翩的Bruce教授多聊聊。之後的Borlund教授與Sugimoto教授的演講重點也是環繞著iSchool的議題,讓我們了解丹麥及日本的iSchool發展特色。

另外二場論壇分別從學術界及業界的觀點來探討,我們可以從中去思維現今圖資系的課程與業界的人才需求是否相符,同時也可以讓尚未進入職場的學弟妹們想想該如何養成自己的核心能力、發展自己的優勢,才能在未來拔得頭籌。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2010圖書資訊學蛻變與創新國際研討會by亞寧


本週所上主辦「2010圖書資訊學蛻變與創新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Transformation & Innovation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議程共包含了6場演講及2場論壇。此次會議收獲甚多,可分為下列幾點說明:

1.      數位圖書館後的下一波趨勢
包括了複合式(hybrid libraries)、個人化(personalized)、機構化(institutional)參與式(participatory),同時也注重時間(temporal)與空間(spatial)上的擴展。此外,整合(integration)與鏈結(link)等議題也值得注意。
2.      數位長期保存的不確定性
鑑於ICTs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數位資訊的長期保存異於以往實體媒體資訊的保存,引發了變動性與過時(obsolescence)等問題,同時數位長期保存面對的議題極廣,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有待進一步觀察與探討。
3.      數位資訊的變動與組合(bound vs. unboundpackage vs. unpackage
無論是原生數位(born digital)或是數位再製(digitization),數位資訊除了具備極大的變動性外,另一層面的議題在於容易再組合。此一議題除了引起資訊的識別(identification)、版本(version)、智財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s)等問題外,同時伴隨著Web 2.0的混搭(remix)精神,資訊的重新定位(repurpose)與再利用(reuse)對圖資界而言,將是一大挑戰。
4.      亞洲國家的圖資研究發展
國家包括了印度、大陸、香港、新加坡、日本與台灣等,分析了每個國家的研究重點與領域主題,同時也發現許多期刊文獻作者會將國家加入描述詞(descriptor)之中,及其他非圖資領域的學者也投稿至LIS期刊,包括電腦科學、資訊系統與管理等。
5.      iSchool
Dr. Harry Bruce
指出了iSchool指出了多元化(diversity)是其最大特色之一,最大威脅在於太狹窄與太空泛,前者指在某一主觀情形下,排除了其他觀點或聲音,後者則是過抽象,無法具體呈現其意義。另外,Dr. Shigeo Sugimoto也從日本的圖資發展歷程及參與數位圖書館計畫中,提出了iSchool另一種見解:Technology×Content×UseriSchool強調PeopleTechnologyInformation),他認為技術、內容與使用者必須同時存在,整體觀之,如此才能彰顯iSchool的特色。
6.      論壇
最後一場論壇十分精彩,其中業界對LIS具體建言反映在徵人的條件,包括出版行銷上如何掌握使用者的需求與行為,以及網路的資訊品質等。
7.      其他
無論是TechnologyInformation或是People,皆是瞬息萬變,除了需要跨學科的協同合作外,如何導入變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適時因應這變化則是需要進一步探討。

以往圖資界深受科技技術的影響,如今隨著資訊網路化、數位化、行動化與Web 2.0化,而使用者也變成所謂的Google世代。技術、資訊與使用者全部皆在變動,且相互交錯影響,未來無論是圖資界的研究者或專業人員,如何從過去與現在的傳統與經驗中,尋求過去與現在的傳承,乃至於從現在擴展未來則是未來必須深入了解與研究的課題。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圖書資訊學蛻變與創新國際研討會by于第


專題研討學習反思2010/11/16-17
撰寫人:于第
主題:2010 圖書資訊學蛻變與創新國際研討會心得

        忙了一個星期的研討會終於結束了。本人這次參與所上所主辦的國際研討會,可以說是具備多重角色,包括與會者(聽眾)、海報發表人、司儀、外賓接待及司機。以下擬就本人擔任前述各種角色後所產生的心得來加以撰寫這週的上課心得。
        聽眾:就1116-17二天的議程來說,個人最喜歡的一場演講就是Dr. Henry BruceThe Audacious Vision of Information SchoolsDr. Bruce的演講除了內容豐富之外,由於其個人的風采與魅力,真的讓人目不轉睛的認真聆聽他的演講。Dr. Bruce演講的表現,真的足以做為我們努力的標準,如何抓住聽者的心與注意真的很重要。
        海報發表人:不得不承認,本人的海報可以說是全場設計最差的一位,當時真想挖個地洞鑽到洞裡。不過人總有第一次,也就有了這次的經驗,相信若再有下一次,一定會做的更好。但倒是在海報展覽時與幾位國內外參觀者(Dr. Bruce及黃鴻珠館長等)相談甚歡,也得到參觀者的肯定,這對自己信心的建立幫助頗大。
        司儀:說實在的,這可是我第一次擔任英文司儀,雖然經常站在講台上說話,不過這種No Chinese, English only的大場面還真的是很難得。總括來說,給自己打75分,及格是及格了,不過還有進步的空間,如果下次還有機會當大型國際研討會的司儀,相信應該可以做的更好。
        外賓接待及司機:1118-19二天連續擔任外賓接待及司機。18日與銘心老師一起合作;19日則一人兼接待及司機,與Dr. Pia Borlund過了愉快又勞累的一天。經過二天的接待工作,雖然真的很累,但收獲特別多。其實這些受人尊敬的國際知名學者個個都很客氣、又風趣,一點兒架子都沒有。特別是Dr. Borlund,一天在車上、用餐與等待的時間裡,與其聊得十分愉快,除了分享其做研究的心得之外,也會話家常,親切感十足。
        總括而言,本人在這次的國際研討會中收獲甚豐,雖然一人分飾多角,真的很累,但每天都過的很充實快樂。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10/12 Automatic Query Reformulation by德厚

現在如此科技的時代裡,網路的應用是非常普遍的,然而網路搜尋的能力也因該要加強。

對於電腦裡很多軟體、驅動、文章、影片、圖片等等,關鍵字是很重要的一環。

在我的經驗中,一個句子,打重點就好,就算那個重點單字很少,也是可以查得到

通常如果輸入一堆字,除非是一篇文章,或者是腳本否則,那實在是太費工了。

現在很多網站也可以用關鍵字來查詢例如,google關鍵字,只要多查詢多使用,就可以更輕鬆的找到別人找不到的資料或檔案

在中文的網站中找中文資料,在英文的網站中找英文資料

其實這樣找到的資料會比較真實比較多。

10/19 User Experience Research @ Taiwan by 德厚

使用性研究大概可分為三個探討部分:user need、technology、bussiness objectives,現在很多網站都會思考著使用者需要甚麼,為了甚麼而留在這裡,這裡的知識足夠去share給大家嗎?但往往還是很少人真的懂使用者的需求,所以重要的是同理心,從別人的角度觀點去看事情。

劉主任以他在Yahoo多年的使用經驗研究,與大家分享。業界的經驗分享聽起來格外生動。

對於yahoo google等網站。要怎麼去抓住他的客群呢?

現在很多報導關於google的標題,可以跟著節慶有不同的花樣。yahoo也會有首頁畫面隨著節慶而不同。

這樣子才能抓住更多使用者,讓他們去喜愛。

10/26 有關日常生活資訊行為的幾點思考 by 德厚

對於資訊行為,在ARIST中,定義為研究人們如何在不同情境中,包括在工作場所與日常生活中,對資訊的需求、尋求、提供與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可分為例行、例外,例行,是能控制的,是普通是平凡的,大多數上班族、老師、公務員等等幾乎都是如此,對於例外大部分都是設計、創意技術者等等,對於生活中的驚喜、非凡顯得更加喜愛,對於現在網路的普遍,facebook、twitter、plurk、微博,只要有註冊,就可以去搜尋觀看你所想要找的人,然而正常的觀看是無所謂的,只是有些人缺乏正常的資訊行為造成心理的不平衡等。

越了解越多事我們就更需要培養研究精神與研究意識,還有道德素養,資訊行為的使用。

11/02 Introduc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by德厚

社會網路分析(SNA)是映射和測量關係並且流動在人、小組、組織、計算機、URL和其他被連接的訊息或知識個體之間。系統網路體系提供對人間親情的一個視覺和一個數學分析。

並不是所有的網路路徑是均等的被創造。有研究表示,在網路的最短路徑是更加重要的。諾亞Friedkin, Ron Burt和其他研究員表示,網路有我們看不到的天際,亦不影響。但是我們所居住的小世界並不是六度分離之一,一個人與陌生人之間連接的人只有六個人,經由數學分析可以得知,這真的很神奇。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轉貼]1102 Introduc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1102 Introduc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主講:林老師
 在此次的演講中,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六度分離實驗和plusic
 很久以前就聽過六度分離實驗,這個又被稱為小世界的理論。該理論認為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連結最遠是6個人;起初聽到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然後漸漸地,有人開始做實驗或用數學推導,讓我漸漸又有一點相信,只少不覺得他在鬼扯。然而,六度分離的確實性備受爭議,有的結論是他沒很準,不過卻也讓我開始想著social network真的是一個超級鏈接點
 另外,感覺很酷的plusic以琴鍵的外觀設計,搭配依照心情出現不同的音樂,很新鮮有趣!雖然有的情緒和音樂沒那麼呼應,但還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這次內容讓我不太好吸收,但有開眼界,算是有點收穫,再加油吧

轉貼自http://zxcv418.pixnet.net/blog/post/20900508

[轉貼]1026資訊行為

1026資訊行為  主講:葉老師

葉老師主要是跟我們分享日常生活中的資訊行為幾個面向的思考。說起資訊行為內涵,我們挖出那些書上告訴我們的標準答案「情境、需求、尋求、使用」,很標準,但是真的對的答案嗎? 葉老師丟出一個思考點,我們的認知造成資訊行為的危機。
國外研究多半著重於管道,且混亂著datainformatiom,沒有搞清楚被研究對象對於資訊的定義;而圖騰的意義與object間的認知也攪和再一起;這些不清的認知倒在一起,自然也就難以辨別這一團混亂的真義,然後也許我們也不知道手上這一坨是一團混亂。
 在我和你和其他的互動下,那些路人甲的話有時默默地在你心裡侵占一個位子;相信著他們的經驗,相信著他們的想法,絕對並非否定他們,只是應該想想,原來那些素昧平生的人他們對自己是有影響力的,同時身為別人的路人也在影響著某某某。
 什麼是日常生活的特色,有人說沒有特色就是日常生活的特色,我覺得日常生活的特色在於例行公事加一些不能控制但卻能容忍或承受的小意外。刷牙洗臉吃早餐上課吃午餐……公車慢了2分,買東西多找了錢等,這些事組合了每個一天,而這每個一天在相似度很高的情況下構成日常生活。
 最後提到消費的社會,有時消費的動機就是,有的人則習慣在腦裡精打細算一番;是way of life還是master of life……

轉貼自http://zxcv418.pixnet.net/blog/post/20894828

[轉貼]991026-有關日常生活資訊行為的幾點思考 by 惠愛

991026-有關日常生活資訊行為的幾點思考 by 惠愛
演講者:葉乃靜教授

    「資訊行為的內涵是什麼?」
    「在做資訊行為的研究之前要先釐清研究對象所認定的資訊為何。」
   
    葉 老師的開場白,讓我思考了很久:我們現在正在研究“圖書資訊學”,這門領域中一直以來的主角就是“資訊”,雖然,我們討論「資訊計量」、「資訊組織」以及 「資訊檢索」種種主題的最終目的都是要將資訊為人所使用,但重點總是放在“資訊”上,而這禮拜的資訊行為除了本身就是研究“人”的學問,更把“資訊”界定 在人的意念之下。老師以唐卡為例,同樣的圖騰,因對象不同意義便有所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資訊行為。

    資訊行為的研究視角也隨時間而不同,從早期的認知論到目前的建構論,現在的資訊行為研究著重在與環境的互動,人、社會、資訊,在互動中,產生各式各樣的資訊行為。

例行V.S例外
    老 師將生活中的資訊行為分為這兩大類,「例行」這一塊其實佔了最多的時間,可是因為它是如此的千篇一律,所以常常被忽略;人們花很多時間經營「例外」這一 塊,像計畫出遊、過節、紀念日等等,它們在生命中的時間比例雖然不高,但由於它可以讓人有驚喜、有歡樂、有更深刻的印象,所以更讓人追求。

    但 在我聽來〈不知是不是我理解錯誤〉,一般從事資訊行為的研究者,多半還是把重點放在「例行」這一塊,因為它是規律的,是可以掌握的;相對而言,「例外」這 一塊充滿了太多不確定性,不知從何切入觀察的角度。日常生活的資訊行為研究可以做得很制式化,也可以做得很有創見,但要做得好的確不容易。

    資訊行為的研究尚須有社會學者對社會觀察的細心與敏銳,即使是現在很熱門的社交媒體與資訊行為研究,仍須如此,因為以目前的研究方式似乎仍是以質性研究為主,質或是量本身並沒有誰優誰劣,差別只在於是否適合研究的主題。

    老師在最後分享一些做研究的心得,我們需要培養研究精神與研究意識,但最重要的,是身為一名研究者的自我期許。

轉貼自 http://ve7096.pixnet.net/blog/post/19974460

[轉貼]991019-User Experience Research @ Taiwan by 惠愛

991019-User Experience Research @ Taiwan by 惠愛
演講者:劉信雄主任

    當圖書館試圖提供一系列的專業服務,並偷偷對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佩服不已時,它們的讀者卻往往不領情,頭也不回的投向如GoogleYahoo等搜尋引擎的懷抱。期間到底出了什麼差錯?那些讀者到底在想什麼?要什麼?相信是許多圖書館共同的心聲。

    「使 用者研究」這個課題並不只在圖書館用的到,在商業界更是一間公司生死存亡的關鍵,只是各自對使用者的界定有所不同:對圖書館而言,使用者是它們的讀者;對 實體的公司而言,使用者是它們的顧客;對搜尋引擎而言,使用者是廣大無邊的網民。因為要抓住這些人的心,所以我們需要進行使用者研究,以獲得使用者的青睞 為最高指導原則。
   
    劉主任在演講中提到,他認為做使用者研究的研究者應具備的特質有:
1.喜歡與人聊天:易於建立關係

2.同理心:具有同理心,才會去深入觀察與體會使用者真正的需求。
3.抗壓性:勇於嘗試,不會輕易退縮。
4.了解使用者語言:以掌握使用者欲表達的重點。


    具備以上四項特質的人雖然適合做使用者研究,但最後能不能成功,決定權還是在這些使用者身上,因為為這些呈現的成果打分數、下評語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些使用者。

    劉主任並以搜尋引擎在各國有各種不同的呈現方式為例,指出各國有不同的民情,就要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因為在A國可行的辦法,在B國 可能大敗。適合使用者的「在地化」界面設計才是成功的不敗法門。他也提到他研究的方法:除了與市場調查接近的研究方式外,並對可掌握的樣本做深入的田野調 查,也就是直接到使用者的家中觀察其使用網路的習慣方式,以掌握更多市調之外使用者更細微、甚至自我沒有察覺的使用偏好。做到如此地步,我想失敗的機率應 大為降低。

    情 境拉回圖書館,長久以來,圖書館以引以為傲的專業,提供給讀者經過整理的資訊,進入網路時代,圖書館仍以這樣的信念組織並呈現所有的服務項目於圖書館的網 頁中。但不具這些專業的讀者,並無法了解圖書館的苦心,當他們感到「不好用」時,就不會想再給圖書館機會。一如前文所述:為這些呈現的成果打分數、下評語 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些使用者。故在充實實體、虛擬館藏及增加服務項目之餘,圖書館更應該放慢腳步,仔細去觀察研究一下使用者最想要的是什麼,再來檢視服 務的提供是否與讀者真正所需相契合,這樣,才有可能留住讀者。

[轉貼]991012Automatic Query Reformulation by惠愛

991012- Automatic Query Reformulation by惠愛
演講者:鄭卜壬教授

    生活在網路時代的我們,遇到任何問題,總是會想上網用搜尋引擎找找是否有相關的資訊,但不管是yahoo還是google,都存在一個相同的問題,那就是;真正想要的資訊不來,不想要、不相關的資訊卻一大堆。時間就在不斷修改檢索詞、瀏覽檢索結果中度過。幸運的話,找到了想要的資料;不幸的話,只好成為Simon「有限理性」決策理論的追隨者,以認知上「差不多、夠好了」的資料來結束這次資訊檢索的行為。
   
    鄭卜壬教授這次的演講,從檢索字彙、跨語言檢索、圖像與語意間的連結等各方面分享他目前的研究。雖然鄭教授已經儘量減少技術性的專業用語,但對完全沒有資訊相關學科背景的我而言,還是感到嚴重的資訊超載。在這方面知識嚴重不足的我,真的要好好加強才行。

    對 使用者而言,他們並不知道搜尋引擎如何找出它認為使用者下這個關鍵字所要找的資訊,他們更不知道搜尋引擎是以什麼樣的邏輯來呈現資訊的先後次序。而在檢視 這些資訊時,使用者也有一套自己的邏輯:有的就資訊的標題中看來較相關的選擇性點選;有的則毫不考慮,一一點選,直到看到所想要的資訊為止。

    不管是以什麼方式,使用者的最終目的就是找到自己所想要的答案,但這又牽涉到使用者所下的“關鍵字”到底是不是系統所認定的“關鍵字”,這在圖像的檢索上問題更為明顯:像我最近為了準備一份報告,想找到“世界十大驚豔圖書館”的照片,一開始我擔心找到太多不相關的圖片,是我在檢索詞的兩邊下了" “以限制檢索結果,但搜尋引擎告訴我這樣的檢索詞不存在,於是我退而求其次把「世界」兩個字拿掉,還是沒有結果,眼看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又不想一直沒有進度,於是我做出把" “拿掉的決定:這次是跑出了很多圖片,但看來系統應該是把焦點放在“驚豔”兩個字上,圖書館的圖片並不多,但美女的圖片卻是一張又一張,相信很多跟我有類似經驗的人應該也會忍不不大喊:這是什麼跟什麼啊!

[轉貼]991004-05資訊組織研究之未來發展與國際研討會by惠愛

991004-05資訊組織研究之未來發展與國際研討會by惠愛

    本次在台大所舉行的資訊組織研究之未來發展與國際研討會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阮明淑教授的演講。阮教授與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關於專業領域知識的分析與組織,對這個主題,我想對在圖書館從事編目工作的館員應該都會很有感觸,因為這正是我們常常遇到的問題:對需要深度專業領域知識背景的館藏不知如何分類與組織。

    由 於專業領域的知識相關著作充滿了專業術語,而這些專業術語卻是編目館員所不熟悉的,就像阮教授在演講中所舉的森林、養殖等知識的分析與組織,組織後的知識 構成我們所見的網站的內容,知識因此更有價值。在現在資訊多元化的時代,知識組織者不再只限於編目館員,還有像網站架構業者等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在與會者提出這個疑問時,阮教授提出兩個方法:
1.與專家學者合作
2.圖書資訊系所招收已具有其他學科背景學生


    第 一個方法,需要許多的溝通與磨合,不同領域背景的人思考方式與角度本就不同,要調整出一個最適宜的分析領域知識的方法,並以能被理解的方式呈現,其實是一 個不簡單的大工程,像阮教授這樣同時具有專門領域工作經歷及知識分析組織知能的學者,相信並不多。但若能協調出一個最佳的合作方式,那不只是圖資界,而是 所有資訊組織者的一大福音。

    第 二個方法,如果可以實現,應是治標又治本的方法,我常常想圖書資訊學的定位就像它在中文圖書分類法中的歸類:總類。什麼都有但卻不精。這就不只是資訊組織 的問題,而是整個學科要思考的問題了。我想異質化的招生方式,應可在資訊組織的研究上擦出不同的火花,在整個學科的走向上,也會有不同的想法被碰撞出來。

    資訊因為被組織而更具價值,專業領域的知識更是如此。正因為它有這麼高的價值,所以才是圖書資訊學的核心知識之一吧!

轉貼自 http://ve7096.pixnet.net/blog/post/19974092

Introduc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by 亞寧


本週小蝶老師邀請了台灣大學林守德教授,林教授以Newman2003)一篇文章為基礎,說明了社會網路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的基本重要概念,包括小世界(small work)與六度分離(6 degrees)、遞移性(transitivity)、冪次法則(power law)、網路相依度(network resilience)、混合樣式(mixing pattern)、社群結構(community structure)、network motifs及中心度(centrality)。次則,林教授說明了SNA應用在社會網路、資訊網路、物態網路與技術網路等四種網路的研究與應用個案。

從林教授的演講內容中,對於圖資界的研究有了下列的構想,說明如下:

1.          SNA與書目計量
SNA
主要概念在於建立2個節點的屬性關係,進而導入研究樣本進行分析探索。如果同一個研究主題基於相同的資料數據,但同時採取書目計量與SNA方法進行分析,其結果與背後的故事是否相同或不同,值得進一步研究;例如:書目共引。次則,有關冪次法則與書目計量的齊夫定律(Zipf’s Law)間的關聯性與差異性,乃至於回饋至圖資界時,會有何種的應用與研究等議題,都可以再作進一步檢視。

2.          SNA與資訊尋求行為
在圖資領域中,逐漸有同時採取SNA與資訊尋求行為理論進行複合式研究,以了解資訊尋求行;例如:Sonnenwald, Wildemuth, and Harmon2001)同時採用「Information Horizons」與SNA研究讀者的資訊尋求行為。


除此之外,SNA是否可以應用在資訊提供(information provision)與資訊路徑(information route)等方面,也值得進一步去構想與設計。


參考書目:
Newman, M. 2003.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plex networks.

Sonnenwald, D.H., Wildemuth, B.M., & Harmon, G.L. 2001. A research method using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horizons: An example from a study of lower socio-economic students’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The New Review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2, 65-86.

[轉貼]101102 資料探勘

101102 資料探勘 林守德老師
699150153 丘麗嬌

        這門課以前在大學有上過,那時我們是使用軟體去跑data,然後分析這些data有什麼樣的特性可以輔助一個組織在管理或行銷上的決策,並再搭配一些老師指定大家看的paper裡的個案來達到相輔相成的學習效果。可能是上課的方式在資工系來說沒有這麼的不人性化,所以上過那門課的學生普遍反應都是正向評價居多,如果這個老師當初不是這樣授課,而是叫我們寫程式去跑data的話,那我也不會知道這門課touch到的範圍除了科技面外還有財務面、管理面等學問。

        而林守德老師也將data mining的技術應用到social network analysis 上,其實也不僅侷限在「social」議題的探討,還有technology network analysisinformation network analysisbiologic network analysis(生資領域)上,到這裡我終於知道生資所研究的走向可能就是利用這些技術和graph的表示來呈現生物鏈、基因、DNA排序等變化。再者就是前幾句提到的graph,用意是將分析出來的結果以graph來描述其多個變數或被觀察物之間的關係(例如有無centrality現象),看到林守德老師用一些數學式子解說graph的專有名詞時,還真是重溫了我以前上離散數學的刺激感()!也慶幸我沒有把大學用的書全部都二手拍賣掉!

[轉貼]101026 資訊行為

101026 資訊行為 葉乃靜老師
699150153 丘麗嬌

        原來資訊需求遍佈在生活的各個角落!講定義的時候覺得好抽象,研讀教材時還扯到認知學、行為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專有名詞,可是在今天老師講解完之後發覺它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的以各種形式存在著。

        演講剛開始,老師特別強調information要當動詞來看,原本不太能接受,我會習慣把information預設為受詞,但後來聆聽之後發覺定義為動詞也頗合理的,因為它是一種由情境存在、需求產生、尋求動作、使用過程的一連串「動作」構成。延續定義換個角度重新思考,若說information是個形容詞我也可以用合理的term去解釋它了。

        近幾年許多social media興起,從我以前知道的Yahoo及時通到無名小站,然後現在紅遍整個地球的Facebook、噗浪等,資訊行為的研究觸角雖然還是比較偏向在特定族群的水平研究,但已經有悄悄的將觸角伸到這方面來做垂直研究,且從最近管理領域、社會領域、電腦科學領域、心理學領域等研究論文發表來看,這是一個兼具業界和跨學域價值的研究領域。

        還有我發現資訊行為常常會和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對話,但是我覺得資訊行為演變至此其實並不會改變資本主義對於人類市民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其反而是加劇貧富之間的差別與對立,從馬克思的角度而言,掌握生產工具的人才能做自己的主人,然而對照今日,從現實上資本掌握與資訊科技使用的趨勢來看,資訊社會不過是工業社會資本主義的變形而已。

        最後討論到「way of life」跟「master of life」的差異,我認為這兩者指的是同樣的事情,一種行為的循序漸進變化,不是單純的二分法分類。

        觀察他人的資訊行為有種身為偷窺狂的錯覺()
轉貼自http://www.wretch.cc/blog/lichiaochiu/21022682

[轉貼]101019 使用性研究

101019 使用性研究 劉信雄主任
699150153 丘麗嬌

        使用性研究大概可分為三個探討部分:user needtechnologybussiness objectives,我的解讀是透過technologyuserobjectives謀合達到user need。我想講得更深入一點就是探討商品的web2.0行銷策略如何達到attractaffectaffiliation三種循序漸進的境界。

        最後大家問了主任在這部門工作需要什麼樣的學科背景,讓我意外的是他們有很多種背景的學生,有資工、圖資、心理學、社會學等,主要還是職員的心態要樂觀、抗壓性夠才有辦法勝任這每天都會有意想不到意外的工作環境。

        可惜的是太多事情沒有真正見識過所以我們也很難想像其光明及黑暗面。